聚焦流通困局(二):谁偷了你的菜价?

2013-11-08   

近日《经济半小时》继续聚焦商业环境里的流通困局,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到九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9月份同比上涨就达到3.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1%,肉蛋菜奶价格上涨,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近年来,由于蔬菜价格引发的争议从没有平息,以蔬菜来说,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到底要经过多少环节,这些环节要收取多少费用,这些环节有没有必要存在,这些疑问,一直都是大家盼望解答的。今天我们的调查就从山东寿光的地头开始。

一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 小小蔬菜需“过五关斩六将”

这里是紧临华北蔬菜基地山东省寿光市的一座普通村办蔬菜市场,和往常一样,一大早,蔬菜市场里就已是人声鼎沸。有卸菜的,有装车的,一些村里的妇女正在给蔬菜打包装。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们几点过来的?

农民:早上5点就过来了。

村民们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虽然这里是青州地界,但由于紧邻寿光,他们这里的蔬菜绝大部分都被寿光的批发商收购,然后运往全国各地。周金民是寿光市金民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今天要在这里收购一批圆茄子和青椒,发往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

《经济半小时》记者:今天青椒的收购价是多少?

周总:今天应该在一块四毛多。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圆茄子呢?

周总:2块左右。

周金民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这里仅仅是他们其中一个收购点,每天早上,他们都有六七辆这样的货车去村子里收菜。

周总:这是咱们的一个集中收购点,之后,小车把这儿的菜拉回去,回到咱们院里,统一装半挂车,一般正常是7辆车。

里双村以种植圆茄子和青椒为主,每天早上,村民们会将自家的蔬菜拉到这里来集中交易。王景春是里双村的茄子种植户,他家种了三亩多的茄子,和往常一样,王景春一早拉着凌晨采摘下来的茄子来到了村里的市场。

王景春:八九百斤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发现,虽然里双村的市场不大,但几乎在这里交易的蔬菜都必须事先过磅并且收费。

《经济半小时》记者:所有的菜都必须经过这个市场?

王景春:都必须经过。

《经济半小时》记者:进这个市场的话,怎么收费?

王景春:一斤一分钱。

因为头一天已经联系好,王景春的这些茄子都已经被来自寿光的批发商周金民订购。在经过简单地验货之后,这些茄子被就地包装,装车。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些都是你们收购的?

周总:这一排都是。

《经济半小时》记者:预计要收多少茄子?

周总:预计七八千斤。

周金民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因为菜价涨跌每一天的变化都不一样,按照他们的规矩,当天的蔬菜交易价格会参考头一天以及当天的销售地批发价格,早上交易,下午才能最后定价和结算。不过,不管菜价怎样,来这样的村镇交易市场收菜,最后都还要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这在当地都是多少年来的行规。

菜农在市场卖菜

周总:付一定的场地管理费,占用场地嘛。

《经济半小时》记者:多少钱?

周总:一斤两分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觉得这个费用高吗?

周总:这个费用可以接受吧。

中午11点,周金民的7辆收菜车陆续回到了公司院内,工人们就地将小货车上包装好的蔬菜开始往这辆大货车上搬。12点半左右,20多个品种的蔬菜全部已经搬上了车,工人们在给这些蔬菜盖上帆布,为发车做最后的准备。

周总:这车净货在6万五千斤左右。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车菜钱多少?

周总:大概十五六万。

周金民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的合作社每天都会向北京新发地发一到两车菜,因为蔬菜价格浮动比较快,有时几个小时一个价,所以这车蔬菜到了北京究竟能卖个什么价、是赚是赔,他现在都很难说。

《经济半小时》记者:知道那边的价格是什么样的吗?

周总:这个谁都不能确定。有可能赔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有可能赚钱?

周总:这个时节赚钱的可能性比较小。

为了体验寿光蔬菜一路到达北京的全过程,《经济半小时》记者决定跟随这辆货车一路进京。从寿光到北京500多公里的路程,由这两位司机师傅换班开,一路不停地开往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

《经济半小时》记者:除了上厕所,一路都不停啊?

司机:是的,都着急呢,那边。

《经济半小时》记者:大概几点到北京。

司机:最迟10点要到的。

为了了解从寿光到北京新发地这一段500多公里的距离,蔬菜价格以及成本变化,《经济半小时》记者决定选取在在里双村收购的圆茄子和圆青椒两个蔬菜品种作为样本。跟车过程中,依据批发商周金民提供的数据,《经济半小时》记者算了一笔账。

圆茄子的平均收购价格是每斤1.89元,圆辣椒的平均收购价格是每斤1.52元。加上每斤两毛的包装费,从地头到装车的小货车运费和人工费平均每斤要1毛5分钱,也就是说从地头到最后装车从寿光出发前,每斤蔬菜除本身价格外的各种成本大约每斤3毛五分钱。那么,这车蔬菜到了北京之后,这个成本还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蔬菜的价格变化

10月23号晚上10点30分,经过整整9个小时,我们的车到达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北门。

收费站:山东的,现金还是刷卡?

司机:现金。

收费站:一千元。

司机:一千元是吧。

司机师傅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一千元是新发地市场的进场费,而且这还不是最高的时候。

司机:这差不多是最少的时候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最多的时候多少?

司机:一千五六百元(一车)。

尽管已经是深夜,新发地蔬菜市场里依然灯火通明。周金民的这车蔬菜将连夜卸货,从凌晨就要开始批发交易。

10月24号 早上9点,《经济半小时》记者再次来到新发地市场,昨天晚上满满的一车货,现在已经剩下不多。秦永军是周金民合作社常驻新发地的负责人,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昨天的这车菜已经卖出去了大半。

秦永军:大概已经卖出去了百分之七八十吧。

秦永军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今天圆茄子的批发出去的价格大概是2元到2.1元之间,而圆辣椒的批发价在1.7元每斤。《经济半小时》记者又算了笔账:

这车菜从寿光发车之前,包装、人工、小货车人工、市场管理费加起来一斤约合3毛5分钱,从寿光到新发地批发市场的运费是3400元,新发地市场进场费1000元,这两项费用合每斤菜7分钱的成本,再加上新发地市场这头每斤8分钱的卸车费,一斤蔬菜从寿光到北京新发地市场的平均费用大约为5毛钱。

也就是说,圆茄子收购价1.89元每斤,到新发地后每斤2.39元批发出去才能保本,圆青椒2.02元批发出去才能保本。但事实上,这两种蔬菜24号的批发价格都低于成本价。秦永军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因为这一车菜20多个品种,有的菜亏钱,有的菜能赚钱,但总体上算,还这车菜是亏损。

工人忙着包装蔬菜

秦永军:这一车基本上亏个千八百元吧。

从山东寿光到北京新发地,《经济半小时》记者历经14个小时,体验了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北京市场的全过程。粗略算来,每斤菜的收购运输成本能达到五毛钱左右。不过采访中,我们的《经济半小时》记者发现,大家每天付出的菜钱里面,除去包装人工等硬性成本外,各种批发市场的管理费、摊位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市场是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这里的收费情况如何,这些收费又会对北京城里的老百姓的菜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 谁偷了你的菜价 记者批发市场给出答案

在新发地蔬菜市场,《经济半小时》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些从外地拉菜过来的批发商。

凌晨就开始热闹的新发地批发市场

《经济半小时》记者:交了多少钱进门费?

商贩1:285,我们那个车是350元。

《经济半小时》记者:进来的话交多少钱?

商贩2:200多元。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这一车进来交多少进场费?

商贩3:80元。

买菜的商贩交出门费。

商贩们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只要开车拉菜进新发地都必须交费,根据菜的品种、车的大小不同收费也不同,菜价高的,车大的就贵一些。

商贩3:看你拉多少。

《经济半小时》记者:看不看品种呢?

商贩3:看,豆角贵,白菜便宜。

商贩1:你比方土豆,它对应有一项,比方六米二(的车),对应的费用就出来了。

商贩们说,进门收费在新发地多少年来一直都是如此,相对来说,菜价普遍低的时候收费相对便宜,菜价高的时候收费就会高。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觉得这个收费合理吗?

商贩1:多少年都这样了。反正附近别的市场,像天津也都这样。都差不多。

采访中,《经济半小时》记者发现,在新发地不仅进门要收费,在这里采购蔬菜出门同样要收费。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车菜出去要交多少钱?

商贩:4元,一般都是4元。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们这车买菜出去也得交钱?

商贩:12块钱出门。

《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因为这里的菜价便宜,很多餐馆、单位以及小商贩都来这里买菜、批菜,一般收费从几块钱到几百元不等。

《经济半小时》记者:一般都得给钱出门?

商贩:你买一包也得给钱,要给2元钱,不给钱出不去啊。

在新发地批发市场北门出口的地方,《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一辆买完菜的三轮车出来,先有工作人员检查车辆,同时开票,然后到收费窗口缴费。

在新发地门口的收费告知牌写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一家村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其所有的动产不动产归属新发地全体村民所有。根据1983年发布的《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规定,对进入市场交易的蔬菜,收取不超过交易额2%的费用。那么,一斤蔬菜从进新发地到出新发地要缴纳多少的费用呢?《经济半小时》记者算了笔账。

10月23号晚上《经济半小时》记者跟随一辆装有65000斤蔬菜的货车进入新发地,当时缴纳1000元的进门费,平均到每斤蔬菜是1分五厘,如果出门费还是按照这个标准算的话,一斤蔬菜新发地要收去3分钱。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新发地每天的蔬菜吞吐量是1.5万吨,按照这个量计算,仅仅蔬菜这一项新发地市场每天收取的费用大约90万元,一年就是3亿多。

但是,《经济半小时》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新发地市场,不仅蔬菜进出都要收钱,一些蔬菜批发摊位收费也是高得惊人。

这一排用帆布搭起来的简易摊位是市场里专门批发土豆的地方,《经济半小时》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下,这里的摊位收费也是高低不一。

摊主1:我这个摊位,一年12万3。

摊主2:一个月4千,一年四五万块钱。

摊主3:那前面第一个(最贵),一年大概30万。

摊主们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这一排摊位一般都在20平米左右,最低的每年5万一个摊位,最高的一年接近30万。除了一个月4千块钱的摊位费,另外根据地段的不同还要缴纳高低不同的招标费。

摊主:比方这个位子,他想要,他也想要,都能招标到20多万。

这里是专门做配菜批发的摊位,这位摊主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这样的一个摊位一年下来各种费用也要17万元。

摊主:招标费10万,一个月6000,就是17万多元。

《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在新发地蔬菜批发这一区域,像这样的简易摊位至少有几十个,一般情况下,每个摊位的摊位费相对固定,但是根据地段不同,每个摊位还要缴纳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招标费。那么,摊主们所说的这些费用是否属实呢?《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了新发地市场的地摊管理办公室,这位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这里的地摊,确实要收两项费用。

工作人员:十万 十一万忘了,反正10万左右(招标费)吧,完了是一个月5000元的费用(摊位费),加上这个就是一年十六七万吗。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土豆摊位,我刚才问了下怎么20多万?

工作人员:那是土豆(摊位)我说的是大葱(摊位)。

价值20万的土豆摊位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土豆摊位那边的最高的确实有20多万。

工作人员:就那个一摊,马路边上那个摊,他那个摊是20多万呢,光招标费都20多万,然后每个月是4000元(摊位费),你想多少钱啊,当时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招那么多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能卖出来这么些钱么?

工作人员:谁知道啊。

这位工作人员随后转身翻看了去年的招标记录。

工作人员:1号摊位22万五千,光招标费,再加上一个月4000块钱的(摊位费)费用,一年下来27万多。

工作人员向《经济半小时》记者证实,像这样一个做配菜的摊位,一年费用加起来也有近20万。

工作人员:那个属于卖杂货,招标费也10多万,他一个7500的摊位费,费用高,加起来可不20万了。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8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农贸市场摊位费及超市进场费的通知》明确规定:农贸市场开办者可向场内经营户收取摊位费、根据需要代收的营业税及特殊商户的水电费。除上述费用以外,农贸市场不得向经营户收取其它任何费用。这个通知同时规定,农贸市场及超市开办者应按规定,将向场内经营户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在经营场所或缴费地点显着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不过,无论是在地摊管理办公室,还是在蔬菜批发区域,《经济半小时》记者不曾看到过相关费用的公示。

《经济半小时》记者算了笔账,以土豆摊为例,费用最高的一个摊位招标费加上摊位费一年27万3000元,按照摊主提供的数据平均一天卖出12000斤土豆算,分摊到每斤土豆上是6分钱。如果算上进场出场每斤3分钱的费用。一斤土豆新发地就要收取9分钱的费用。一些摊主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最近几年,这些摊位费用都是呈上涨趋势,他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摊主:一年比一年高呗。

摊主:现在价都太高了,没办法。

公开数据显示,新发地市场是北京规模最大的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2012年交易量1300万吨,交易额440亿元人民币,全国第一,这里承担着北京市民70%以上的蔬菜供应。一年新发地市场究竟要从菜贩子手里收取多少费用,我们无从得知,但从《经济半小时》记者的调查看,北京市民每吃一斤土豆,就要向新发地交上将近一毛的费用,仅从这一个例子来看,全北京城老百姓在菜市场的摊位费上,将付出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些坐地收钱的中间环节收费,究竟有没有可能降下来呢?

在《经济半小时》记者从山东寿光到北京跟随蔬菜流通的过程中,各级市场的各种收费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蔬菜进出市场,都要交钱,除了摊位费外还要收招标费,仅以一个土豆来粗略计算,北京市民每吃一斤土豆就要向新发地交上将近一毛的费用,这些收费能否降下来呢?

三、乱收费栓住经济血脉 呼吁政府改革促发展

10月28日,《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商务部研究院见到了该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作为商务部特聘的全国内贸行业专家,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赵萍常年来对于国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采访时,她明确的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国内类似于新发地这样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收费问题上存在这严重的问题。

赵萍:那么如果他的摊位费涨价,肯定会使他的商户经营者成本上升,这是必然的,那么如果他的摊位费价格上升,使经营成本上升,最终从批发市场出来的这个蔬菜卖价也会上升,

由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0%,那么,由这里流向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将会直接决定北京农产品零售环节的销售价格。

赵萍:就是说他加的这个价,最后被市场接受了,因为所有的菜都是从这来的。

在赵萍的电脑上面,赵萍为《经济半小时》记者展示了她们消费经济研究部在2012年做的一份中国流通成本调查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是历时整整一年的时间,通过对蔬菜农户、批发商、零售商的深度访谈获得不同流通环节的详细数据和资料,通过搜集58家上市流通企业年报,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不同业种、不同业态的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本,并且走访了国内多个城市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报告中着重关注了批发市场环节的加价情况。

赵萍:我们的调查是从这个农民这,是3毛钱收的,到采购环节就加价加到了0.5元,就涨了,价格它的正负达到66%,所以采购环节,这个价格就抬高了,然后到了运输环节又由运输成本又加了10%,就比采购又贵了10%。到了批发环节又涨了一毛钱,那这样一毛钱占到运输环节最终的价格0.55元,它又涨了18%,所以批发环节,它的在整个价格加价涨幅比前一个环节涨了18%,就是接近20%这样的一个成本。

依据这份研究报告显示,农产品从进入批发市场到运离批发市场,会占到整个成本的20%,那么,这些成本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赵萍:在进门的时候,要收一个进门的费用,另外一个,到了这之后,他要大车停在那个位置,一般就是他提前租好了这样一个摊位,就要收一个摊位费,这个摊位是会按季度或者每年来收取。而这个批发市场要根据他们的交易金额,分别收取买方和卖方双方的管理费,有一些是收取单方有一些是双方都要收取管理费。是根据交易金额的1%-2%不同的比例来收取这个管理费。

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蔬菜水果的零售价格中,批发商、中间商环节的流通成本合计只有13.4%,这与长期以来推动广泛、完善的农超对接模式有着很大关联。早在1971年日本就公布了新一轮《批发市场法》,目的在于整顿批发市场的同时,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费用,稳定物价,大力发展和创建不经过批发市场的流通渠道,为之后的农超对接提供了发展机遇。日本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接近80%,目前在东京的各大超市内,还有部分蔬菜品种实现了产地直销,在各地农业协会的协调下,超市方面直接和当地农户签约销售。

专家展示蔬菜的价格成本

除此之外,1996年日本还提出了“六次产业”概念,指的是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结合在一起,通过三个产业的相互融合,将单纯的农业种植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位于富士山脚下的松本菜园,从1999年开始种植不含农药和化肥的有机蔬菜,种类扩大到二十多种。2007年尝试用自产的蔬菜开起了有机餐厅,初步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社长松本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原料都是当天从自家田里采摘的,食材新鲜,加工过程化繁为简,保持了蔬菜原有的风味和营养,再加上价格适中,颇受周围居民欢迎。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省去了批发商、中间商、零售商等各个流通环节的中间抽成,整体销售额和利润两年内翻了一番,员工人数也由最早的3人增加到了近20人。

株式会社松本菜园社长 松本一浩:我以前在餐饮业工作过,利用这一经验把自己生产的蔬菜用于餐厅菜单,这样进价便宜,还可以增加附加价值。农业的潜力得以发挥,当然公司收入也随之增长。

2009年11月,日本农林水产省制定了《农业六次产业化》白皮书,提出多项推进措施并配以补贴金制度。目前“六次产业”在日本已有100多个成功案例,并争取在未来5年内,将“六次产业”市场规模由目前的1万亿扩大至3万亿日元。(约合1800亿人民币)

株式会社松本菜园社长 松本一浩:为了扩大“六次产业”规模,相关部门有不少举措,我就得到了部分低息贷款。现在确立成功的“六次产业”经营模式是我最大的目标。

除了削减不必要的物流成本,控制蔬菜上涨,维持价格稳定以外,日本早在1966年就制定了《蔬菜生产上市稳定法》,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有效的价格稳定机制和农户收入补贴制度。群马县嬬恋村是日本最大的卷心菜生产基地,每年出自这里产量超过1.4亿颗,占到日本全国的近一半。当地农业协会负责人黑岩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就在去年7月,卷心菜价格下降至近年来的低位,达到每公斤52日元,低于过去6年平均价的2成以上。根据相关规定,价格稳定保障基金得以启动,这里的菜农在去年12月得到了相应补助,帮助他们可以顺利展开新一年的耕种。

日本全国农业协会嬬恋村科长 黑岩晋:多亏了这个保障基金制度,补贴了我们近21亿日元(约合1.3亿人民币)的损失,我们这个地方只生产卷心菜。当价格下跌时,正是因为有了保障基金制度,农户们才能坚持下去。生产稳定后,才能保证消费需求量。

日本农畜产业振兴机构统筹调整负责人?春日健二:保障基金的规模大约维持在1000亿日元(约合62亿人民币),每年一般会动用其中的100到150亿日元(约合6.2到9.3亿人民币),发放给(因价格下跌而受损的)农户。而当价格上涨时,我们会要求农户对指定蔬菜进行提前上市,或将一些原本不予以销售的产品投入市场,增加供应(起到降低价格作用)。

这就是说,入门费、摊位租赁费、以及所谓的管理费构成了在批发市场内的主要成本支出,而且这些费用是国内绝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收费办法,客观上这些成本将会直接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走访过国内多家大型农产品市场的赵萍,认为这些收费名目非常不利于农产品流通。

赵萍:因为对于批发市场来说,他买的商品是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的每一顿的吃饭,还有其他的。对于批发市场来说,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他。批发市场他的运营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其他它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是于民生息息相关的这样一个产业,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通过立法的方式,能够保证批发市场的运营都具有公益性这样的特点,或者是说能使他在具有公益性道路上能够有一定的政策或者法律的支撑,比如说你要求市场批发公益性,要求这个土地在招牌挂的过程当中,价值要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如果没有立法支持的话,这是难以执行的。

半小时观察: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一年总的收费是多少?我们不得而知,这些收费对推动北京地区的蔬菜水果价格上涨这个问题上起到了多大作用?我们也很难得出精确的计算。但我们的《经济半小时》记者从田园间地头、村镇集市、再到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我们不难发现,一棵白菜,一颗土豆,经过简单的两级批发市场,蔬菜价格就开始面目全非。这些环节并不是生产蔬菜的单位,但占据着流通的通道,从而坐地收钱。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承认流通创造价值,这无可厚非,但间接的垄断渠道,层层加价,道不清说不明的进行收费,这种商业流通的方式,就应受到百姓的质疑。数据显示,我国的农超对接率只有百分之15%,亚洲国家这一水平都达到了7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多次对民生项目考察中都提出,万事民为先,小小的蔬菜价格其实最关乎民生,也最能反映民生。怎样在蔬菜价格上少一点搭车收费的过程,省去几个可有可无的揩油的环节,这需要相关部门拿出真正改革的勇气。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改革的智慧,设计合理的商业物流渠道,加速农超对接,让蔬菜价格真实而稳定。